- 当期目录
- 优先出版
- 下载排行
- 过刊浏览
-
2024,41(6):399-408, DOI: 10.7535/hbgykj.2024yx06001
Abstract:
为了使功放射频指纹特征不受发射机硬件畸变特性引起的剩余载波频偏影响,提出了基于差分处理的功放射频指纹特征估计方法。首先,使用基于前向结构的解调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其次,将逐点差分处理与信号重构方法相结合,对比了接收差分信号与重构差分信号之间的差异,利用最大似然估计和权值归一化方法,实现了与剩余载波频偏无关的功放射频指纹特征的提取;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实现了辐射源个体识别;最后,利用功放畸变信号模型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差分处理的放大器指纹特征估计与识别方法能够消除剩余载波频偏引起的特征漂移,在信噪比32 dB,剩余载波频偏差值±6 Hz范围内,识别准确率相比传统方法提升了30个百分点以上,显著改善了特定辐射源识别性能。与传统方法相比,虽然增加了差分分析和权值归一化的处理步骤,但无需准确估计信号剩余载波频偏就能消除剩余载波频偏的影响。所提方法在功率放大器射频指纹特征估计方面,能够有效消除剩余载波频偏的影响,在辐射源个体识别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2024,41(6):409-417, DOI: 10.7535/hbgykj.2024yx06002
Abstract:
为解决物联网通信技术目前存在的传输距离受限、成本高昂和信号易受干扰等问题,对PLC-IoT(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internet of things)技术在智能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架构开展了相关研究。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Konnex(KNX)总线技术的基础上,依据PLC-IoT技术的免布专用通信线、通信带宽高、通信时延低等技术特性及优势,设计了PLC-IoT技术在配电物联网、智慧道路、智能充电桩等智慧物联网领域的应用架构,并验证了PLC-IoT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应用PLC-IoT技术的家居系统实现了ZigBee技术家居系统无法做到的长距离稳定通信,较使用KNX技术降低了约30%的成本,提升了系统整体的抗干扰性。PLC-IoT技术相较于ZigBee技术和KNX技术更适合实现智能家居、楼宇自动化等智慧物联,可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满足新兴业务对可靠性和效率的需求。
-
2024,41(6):418-425, DOI: 10.7535/hbgykj.2024yx06003
Abstract:
为了提升图像在三维重建过程中特征点匹配时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URF(speeded-up robust features)的图像特征点匹配算法。首先,将SURF的64维度描述符提升至128维度;其次,在SURF算法引入KD-Tree模块,利用BBF(best bin first)最近邻查询机制实现特征点匹配;最后,通过对同一数据集进行旋转、缩小,并利用传统算法和改进SURF算法分别对图像进行特征点匹配实验,验证改进SURF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SURF算法的特征点匹配正确率达到了89.19%,相较于传统SURF算法提高了17.62个百分点;特征错误匹配数由85减少至31,显著降低了特征点的匹配误差;运行时间由1.956 s缩短至1.647 s,进一步提升了算法的运行速度。改进后的SURF算法具备正确率高、误差小、速度快的特点,可为三维重建特征匹配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
2024,41(6):426-433, DOI: 10.7535/hbgykj.2024yx06004
Abstract:
为探明泥炭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土中有机质含量的关系,按不同比例将高有机质含量的泥炭和低有机质含量的泥炭质土混合,获得不同有机质含量的泥炭土,分别进行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讨论了有机质含量对泥炭土物理性质、压缩特性、强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炭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与有机质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土粒比重与有机质含量呈明显负相关;随着土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压缩系数和压缩指数均增大,压缩模量减小;有机质含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快剪强度的影响规律不一致,前者呈负相关,后者呈正相关;快剪强度指标中,黏聚力与有机质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变化范围为1.58~27.68 kPa;内摩擦角与有机质含量基本呈负相关,变化范围为11.1°~12.3°。研究结果可为泥炭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
2024,41(6):434-442, DOI: 10.7535/hbgykj.2024yx06005
Abstract:
为了快速评估连续梁桥承载能力和实际运营状态,提出基于模态柔度的虚拟荷载试验方法。以某实际工程(40+40+40)m的3跨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将主梁单元的弹性模量折减30%模拟梁桥损伤,在白噪声激励下,运用SSI(stochastic subspace indentification)模态参数识别技术识别损伤梁桥的模态参数,进一步构建位移柔度矩阵;设计虚拟荷载试验方案,预测损伤梁桥在虚拟荷载下的模态挠度,计算结构校验系数。结果表明:环境激励下,只需在3跨连续梁桥四分点截面布置42个测点即可准确识别连续梁桥的动力特性参数;仅需前6阶模态参数即可预测虚拟荷载试验下连续梁桥关键截面的模态挠度;偏载、中载工况下3跨连续梁桥的结构校验系数均大于1,表明梁桥的承载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及时维修养护。基于模态柔度的虚拟荷载试验方法在评估3跨连续梁桥的实际承载能力领域有一定应用潜力,可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
2024,41(6):443-449, DOI: 10.7535/hbgykj.2024yx06006
Abstract:
为降低多风干旱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挡墙早期开裂风险,确保其整体施工质量,以内蒙古某焦化厂煤堆取作业厂房混凝土挡墙为例,使用有限元方法,针对其有无布置冷水管,挡墙浇筑长度、高度和厚度进行参数化分析,得到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并开展现场温度监测。结果表明:布置冷水管可以降低混凝土挡墙内部温度及里表温差;浇筑长度小于30 m时,收缩应力随浇筑长度增加而增大,大于30 m时,收缩应力无明显变化;浇筑高度超过4 m或墙体厚度超过1.5 m时,收缩应力值趋近于抗拉强度,开裂风险也随之增加;现场温度监测发现,冷水管作用下混凝土内部最大降温6.6 ℃,最大里表温差降低4.7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相吻合。研究成果可为多风干旱地区的混凝土挡墙设计提供参考。
-
程智余,张天忠,胡广润,王开库,何宇辰,冯玉龙,于 飞,曾志豪
2024,41(6):450-460, DOI: 10.7535/hbgykj.2024yx06007
Abstract:
为了提高变电站二次设备柜抗震性能和韧性,探究了二次设备柜底部连接刚度对其动力响应的影响,对6个不同连接形式的二次设备柜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采用ABAQUS软件对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底部连接刚度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底部螺丝数量显著影响设备柜基本频率,螺丝数量增加2倍后,设备柜的基本频率增大了61.8%;试验后拼柜基本频率最大下降了17.2%,在所有设备柜中下降幅度最大,应加强拼柜的底部连接刚度;地震作用下设备柜发生强度破坏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底部螺丝竖向刚度的增大,设备柜的峰值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设备柜顶部峰值加速度增大了16.6%~74.2%;随着底部螺丝水平刚度的增大,设备柜顶部峰值加速度减小了3.28%~29.6%。研究可为变电站二次设备柜的抗震设计以及地震韧性变电站的建造提供重要参考。
-
2024,41(6):461-469, DOI: 10.7535/hbgykj.2024yx06008
Abstract:
为了使A类泡沫灭火剂在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下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以表现出更好的防灭火性能,将纳米二氧化硅与A类泡沫灭火剂相结合,研制了三相A类抑燃泡沫。利用析液体积与析液速率检测三相A类抑燃泡沫的稳定性,并将三相A类抑燃泡沫作用于木条以测试其阻燃效能。结果表明:三相A类抑燃泡沫的析液体积受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的影响;浸有三相A类抑燃泡沫的木条的平均质量损失率均低于浸水木条和浸A类灭火泡沫木条;尽管质量分数为2.0%的三相A类抑燃泡沫试验组木条的平均质量损失率略高于质量分数为2.5%的试验组木条,但其展现出更强的阻燃效能稳定性;浸有三相A类抑燃泡沫的木条的“红炭现象”较少且火焰轻微,能有效减少木条燃烧后的碳质残余物。加入亲水型气相纳米二氧化硅的三相A类抑燃泡沫比A类灭火泡沫,具有更显著的稳定性能和阻燃效能,研究成果可为森林火灾高效防护泡沫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
2024,41(6):470-480, DOI: 10.7535/hbgykj.2024yx06009
Abstract:
为了实现标牌焊接机器人作业准确定位,提出了一种成捆圆钢端面点云处理及焊接点定位方法。首先,在搜索规则、参数调整等方面对传统点云数据滤波方法进行了改进;其次,提出了融合欧式聚类、AABB(axis-aligned bounding box)算法和RKNN(reverse K-nearest neighbor)搜索算法的点云分割算法;再次,考虑焊牌要求制定了焊接点位选取策略,通过法向量估计进行点云姿态校正,采用RANSAC算法对选定圆钢端面点云进行拟合,得到焊接中心点位;最后,进行了焊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去除了无关点云的影响,缩短了滤波时间,大大减少了点云数量,有效地对粘连点云进行分割,得到了每根圆钢端面点云,确定了满足焊牌条件的圆钢,并准确得到了焊接点的坐标;焊牌实验表明,相对定位误差小于8%,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所提方法有利于提高焊牌机器人系统的焊牌定位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可为类似工业机器人系统定位提供参考。
-
2024,41(6):481-488, DOI: 10.7535/hbgykj.2024yx06010
Abstract:
为了探究终端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时多边主体的演化策略,构建核心企业、互补主体与终端消费者在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中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主体自集聚行为进行仿真模拟,揭示三方集聚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三方博弈选择的最优演化稳定策略为(1,1,1),即组织、加入、参与,生态集聚并稳定的前提是适度的收益分配比例;各方初始意愿的差异会影响生态集聚速度而不会改变最终的演化策略,任何一方不积极参与创新生态系统,均会降低生态集聚速度;消费者参与程度的高低对于核心企业和互补主体自集聚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但参与程度过高会减弱消费者的自集聚收敛速度;当收益分配阈值低于0.7时,互补企业收敛于不加入。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多方主体积极参与价值共创以及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提供借鉴。
2024年第41卷第6期
通信技术与智能服务专栏
人工智能专栏
绿色建筑专栏
研究与开发
-
DOI:
Abstract:
为了提高小型随车起重机出厂起重性能测试的方便性和高效性。依照随车起重机自身的车载吊臂工作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液压试验平台检测设备。根据随车起重机在工作中需要完成的动作和性能参数要求,设计了一套电-液控制系统,描述了液压试验平台结合多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与PLC进行RS485通信,并对液压系统中电磁阀电信号进行调控,以此检测随车起重机起重性能状况。结果表明:该液压试验台经对2 t和3.5 t小型随车起重机进行起重性能测试的结果符合厂家所设计的起重机性能参数范围。该套液压检测设备采用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系统运行平稳,既保证了性能检测的准确度,又可以有效缩短检测周期,提高了出厂性能检测的效率。
-
DOI:
Abstract:
为了夯实近代童装文物复原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河北永清服装博物馆内一件大红色提花绸儿童夹袄为研究对象,对文物的纤维色彩、形制结构和面料组织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显微观察、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薄层色谱等方法对文物的纤维与染料进行检测鉴别,同时用平面接触式测量法获取文物数据,密度镜测量法分析面料组织,并对文物结构图和组织图进行复原。结果表式测量法获取文物数据,密度镜测量法分析面料组织,并对文物结构图和组织图进行复原。结果表明:该夹袄整体采用丝纤维制成,多为富贵儿童穿着;红色衣身为偶氮类染料染色,缘饰为靛系染料染色,说明近代已使用合成染料,且色泽艳丽;服装结构为盘扣缘饰(满族特色)和交领绑带(汉族特色)并用,为满汉融合背景下的特殊形制。研究结果可使近代童装的理论研究更加完善,为近代童装的复原研究提供方法和科学依据。
-
2015,32(1):85-89, DOI: 10.7535/hbgykj.2015yx01015
Abstract:
以研究石家庄市灰霾天气的变化规律及成因为目的,为石家庄市灰霾天气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根据石家庄市2011年气象局的观测资料以及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梯度站污染物浓度的监测资料,对灰霾天气与气象条件以及污染物浓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灰霾天气日数的年代际变化非常明显,20世纪60年代初是灰霾日数最少期,80年代和90年代是灰霾日数急剧上升期,2000年以后灰霾日数有所下降。灰霾天气季节变化很明显,呈现出秋、冬季多(分别占全年的20.5%和53.5%),春、夏季少(分别占全年的15.2%和10.8%)的分布特征。静风、小风,低湿度以及连续的不降雨是造成灰霾天气的重要因素。石家庄市SO2,NO<i>x,PM2.5和PM10浓度的变化与灰霾日的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78.4%,70.9%,77.3%和73.8%),灰霾日污染物浓度均明显高于非灰霾日,一年四季中以冬季灰霾日污染物浓度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
-
2013,30(3):147-151,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利用状态空间建模方法实现脑电时间序列的去伪迹与节律提取。通过建立脑电时间序列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并将其表示成状态空间并联隔间形式,利用Kalman滤波器对状态进行递推估计实现脑电信号节律提取及去伪迹。给出了单导和多导闭眼静息脑电的两个应用实例,并将多导脑电估计结果和独立成分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估计出眼动伪迹、工频干扰、alpha节律等成分,且此三种成分与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存在对应关系;同时多导脑电估计克服了独立成分的限制,能够得到更多的成分变量。
-
2015,32(1):1-7, DOI: 10.7535/hbgykj.2015yx01001
Abstract:
锑掺杂二氧化锡(antimony-doped tin oxide,ATO)是优良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高温稳定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TO纳米粉体,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表征。以金属锡粉和三氧化二锑为金属原料,制备得到柠檬酸锡、锑的配合物溶液,向其中加入乙腈,产生溶胶-凝胶过程。对洗涤后的凝胶进行不同温度热处理,得到锑掺杂氧化锡纳米粉体。随着锑掺杂量的增加,纳米粉体的晶粒减小,比表面积增加,晶胞参数也发生相应变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颗粒长大,比表面积减小,高锑掺杂量的氧化锡纳米粉体显示出结晶性下降的趋势。
-
2005,22(1):52-54, DOI: 10.7535/hbgykj.2005yx01016
Abstract:
聚乙烯醇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尤其在医疗中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主要介绍了聚乙烯醇水凝胶在眼科、伤口敷料和人工关节方面的应用发展,以及聚乙烯醇薄膜在药用膜、人工肾膜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与国外应用发展对比,指出今后发展方向和趋势。
-
2010,27(3):210-212, DOI: 10.7535/hbgykj.2010yx03017
Abstract:
介绍了乙腈作为一种重要的溶剂和原料在制药、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针对乙腈的性质,对其中的一些直接和间接合成乙腈的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乙腈的应用前景及合成方法提出了展望。
-
2013,30(3):143-146,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针对复杂的供暖系统中存在的大时滞、大惯性和不确定性,引入预测模糊控制算法对该系统进行调节。预测模糊控制算法是将预测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控制算法优点充分结合的一种控制算法。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表明,在调节供暖系统中使用预测模糊控制比单纯使用预测控制能够产生更好的调节效果。
-
2013,30(3):130-130,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姚卫,1979年出生,副教授,博士,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数学教研室主任,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河北省委组织部专家库成员,河北科技大学第二批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2008,25(4):262-269, DOI: 10.7535/hbgykj.2008yx04022
Abstract:
综述了近10年来黄连温胆汤的临床研究进展,如治疗精神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五官科疾病等,为黄连温胆汤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
2005,22(1):38-43, DOI: 10.7535/hbgykj.2005yx01013
Abstract:
聚合物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小粒子特征,可以穿越生物膜屏障, 到达传统药物无法到达的人体特定部位,建立起新的给药途径;聚合物载体的多变性又可赋予药物许多新的特点,因而引起广泛关注。按预聚物分散和单体聚合2种方法,介绍了载药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粒子的表面修饰;描述了粒子的粒度、形貌、相对分子质量、Zeta电位及热性能的表征方法;介绍了其应用现状;对聚合物纳米粒子载药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
2009,26(2):90-94, DOI: 10.7535/hbgykj.2009yx02006
Abstract:
探讨用薄层色谱法检测食品中苏丹红色素的可行性,并对高效硅胶G板及聚酰胺薄层板分离苏丹红色素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高效硅胶G板较聚酰胺薄层板分离苏丹红色素更具有优势,其检测灵敏度高:0.3mg/ kg;分析速度快:用聚酰胺薄层板分析一般需要40min,而高效硅胶G板只需5~10min;分离清晰:4种苏丹红色素与辣椒色素等干扰色素能够完全分离。该方法适用于基层机构在现场快速检测食品中非法添加的苏丹红色素。
-
2009,26(3):195-199, DOI: 10.7535/hbgykj.2009yx03018
Abstract:
就高盐度有机废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并简述了生物法与其他方法组合工艺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嗜盐菌和耐盐酵母菌在处理高含盐废水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
2011,28(1):72-76, DOI: 10.7535/hbgykj.2011yx01019
Abstract:
介绍了总氮的测定方法、总磷的测定方法和二者的联合测定方法,综述了各种方法的弊端与优点及测定方法的发展趋势。
-
2009,26(1):58-60,64, DOI: 10.7535/hbgykj.2009yx01016
Abstract:
介绍了季戊四醇合成工艺的现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国内外季戊四醇的生产现状和市场情况,指出中国目前季戊四醇生产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
-
2013,30(3):152-155,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以典型的Agrawal传输线模型为基础,推导了平面波激励下双导体传输线终端负载响应的BLT表达式,运用Matlab仿真工具,通过傅里叶变换和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终端负载的瞬态响应波形,并仿真分析了模型参数变化对传输线终端负载响应电压和电流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以用来分析由传输线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
-
2009,26(5):428-430,433, DOI: 10.7535/hbgykj.2009yx05017
Abstract:
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分析人脸图像,并从人脸图像中提取有效的识别信息,来辨认身份的一门技术。阐述了基于特征脸的人脸识别基本算法,给出了特征脸的解释,并用OpenCV编程实现对ORL人脸库进行识别仿真实验。该方法主要通过创建给定图像库中的特征脸和人脸图像的空间距离来进行人脸检测,顺利实现和验证了特征脸算法。
-
2005,22(5):281-284,288, DOI: 10.7535/hbgykj.2005yx05011
Abstract:
针对远动通信规约的发展现状、DNP3.0规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介绍了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实现DNP3.0规约的配网自动化主站方程序设计基本思路和实现方法。
-
2011,28(5):302-305, DOI: 10.7535/hbgykj.2011yx05006
Abstract:
软件产品的质量出自于软件设计过程,持续优化的软件过程管理方法能使软件过程产生的软件缺陷处于受控状态。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思想,提出并建立基于六西格玛的软件过程缺陷管理方法模型,将有关的方法工具引入到相应的模型中,为软件过程缺陷管理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软件过程缺陷管理方法模型从质量度量的角度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设计与优化,对软件设计过程中产生软件缺陷的因素进行跟踪与消除,使开发的软件产品具有更高的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顾客满意度。
-
2013,30(3):133-137,151,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考察了海藻酸钙固定化1,5-二氯蒽醌对偶氮染料酸性红B厌氧生物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各因子间交互作用的条件下,固定化1,5-二氯蒽醌强化酸性红B厌氧生物脱色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5℃,pH值7.0~8.0,LB培养基。NaCl浓度对脱色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当初始染料质量浓度≤500mg/L,染料浓度不会成为1,5-二氯蒽醌强化酸性红B厌氧生物脱色的限制性因素。脱色过程中,随着脱色率的增加,体系氧化还原电位(ORP)不断下降。该研究可为介体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2013,30(3):183-187,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人群在休闲旅行和商务出行两种出行目的下选取交通工具的差异,并预测了当前水平下,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输分担率。模型的结果对政府部门合理制定交通运输政策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也为航空公司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价格和服务策略,以更好地应对高铁带来的挑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2013,30(3):138-142,178,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采用两步法合成并表征了酸性离子液体[Emim]HSO4,并用于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考察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酯收率的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如下:n(乙醇)∶n(丁二酸)=3∶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h、催化剂用量为总质量的5%。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酯收率可达75.02%。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重复使用性能,离子液体重复使用7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