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_优秀科技期刊案例
  • 中国科技核心
  • 特色专栏
  • 维普证书
  • CAS收录证书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5年第42卷第2期
      人工智能专栏
    • 张高飞,李 欢,池云仙,赵巧红,勾智楠,高 凯

      2025,42(2):103-110,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01

      Abstract:

      为了提高当前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在利用检索文档生成答案时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RAG)方法。首先,在检索过程中通过问题和领域知识进行第1层的稀疏检索,为后续的稠密检索提供领域数据集;其次,在生成过程中采用零样本学习的方法,将领域知识拼接在问题之前或之后,并与检索文档结合,输入到大语言模型中;最后,在医疗领域和法律领域数据集上使用大语言模型ChatGLM2-6B、Baichuan2-7B-chat进行多次实验,并进行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基于领域知识的检索增强生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大语言模型生成答案的领域相关度,并且零样本学习方法相较于微调方法表现出更好的效果;采用零样本学习方法时,融入领域知识的稀疏检索和领域知识前置方法在ChatGLM2-6B上取得了最佳提升效果,与基线方法相比,ROUGE-1、ROUGE-2和ROUGE-L评分分别提高了3.82、1.68、4.32个百分点。所提方法能够提升大语言模型生成答案的准确性,为开放域问答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 马金龙,史晓月,杜丽佳,王胜普,杨志芬

      2025,42(2):111-119,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02

      Abstract:

      为了解决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在早产预测时综合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tacking模型的早产预测方法。首先,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采用欠采样技术平衡正、负样本分布,并通过数据标准化消除变量间的数值差异;其次,通过分析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特征重要性分数,进行特征选择;然后,在Stacking模型构建时,通过分析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结果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调整基分类器的类型和数量;最后,利用多种评价指标对基于Stacking模型的早产预测方法进行全面评估,并将其与现有方法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准确率(Accuracy)、F1 值和召回率(Recall)方面,分别达到了0.921 9、0.922 9、0.916 4和0.858 5,均优于搭建Stacking模型所用的11个单一模型的最佳表现,且整体性能优于现有研究方法。所提方法能够高效识别孕早期的早产高风险人群,为早产的提前干预提供有力支持。

    • 绿色建筑专栏
    • 梁家辉,徐 涛,尹 博,朱永晁,种 迅,蒋 庆,宋鹏程,苏文基

      2025,42(2):120-127,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03

      Abstract:

      为了给全现浇混凝土外墙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有效研究手段,基于前期开展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这类结构的精细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整体结构分析的混凝土填充墙简化等效斜撑模型,提出了开窗洞填充墙斜撑位置和形式的确定方法,以及等效斜撑宽度和厚度的计算方法等。结果表明:采用所建立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的全现浇混凝土外墙损伤模式以及滞回曲线、刚度和承载力特性等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可以较好地反映试验试件的受力性能;简化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均较为接近;简化分析模型在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所提精细和简化有限元模型可为全现浇混凝土外墙在构件层次和整体结构层次的有限元分析提供参考。

    • 李淑燕,王鸿源,冯海暴

      2025,42(2):128-136,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04

      Abstract:

      为明晰铁尾矿混凝土在复杂环境下的耐久性能,在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下,研究了铁尾矿混凝土的损伤特性。将制备的铁尾矿混凝土在5%(质量分数,下同)的Na2SO4溶液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分析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损失的变化规律;结合损伤力学,以超声波波速为损伤变量,研究耦合作用下铁尾矿混凝土的劣化过程,并通过分析超声波速、弹性模量与孔隙率的关系,构建了铁尾矿混凝土密实度模型。结果表明:铁尾矿混凝土的质量在循环20次时出现阶段性增长,随后呈递减趋势,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下降速率呈先快、后慢、再快的现象;抗压强度损失与混凝土损伤度呈正相关,超声波速、弹性模量与孔隙率呈反比;在冻融循环和硫酸盐侵蚀耦合作用下,铁尾矿混凝土的劣化速率最快。研究结果可为铁尾矿混凝土在复杂寒冷环境下的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 袁朝庆,李 月,李国洋,张 浩,计 静

      2025,42(2):137-145,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05

      Abstract:

      为了更好地提升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将新型LYP160低屈服点波纹双钢板替代平钢板应用于组合剪力墙结构,并以混凝土强度(C30、C40、C50和C60)、中低剪跨比(2.0、1.5和1.0)为主要参数,设计了12组试件,其中普通钢材试件、低屈服点钢材试件各6组。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新型LYP160低屈服点波纹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模型,通过绘制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对12组试件进行承载能力和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普通钢材试件和低屈服点钢材试件承载能力提高,延性有一定降低,耗能能力基本无变化,并且在相同混凝土强度下,低屈服点钢材延性比普通钢材延性好;2)随着剪跨比的减小,普通钢材试件和低屈服点钢材试件承载能力提升,延性略有下降,并且在相同剪跨比下,低屈服点钢材比普通钢材的延性最大提升70.83%。研究证明了LYP160低屈服点钢材波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相较于普通试件均有显著提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可为LYP160低屈服点钢材波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张冀男,史兰香

      2025,42(2):146-151,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06

      Abstract:

      为了解决严酷环境下混凝土钢筋的锈蚀问题,以对苯二异氰酸酯或对苯二异硫氰酸酯与化合物(I)缩合合成了6种新型阻锈剂ZS1—ZS6。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用线性极化法和交流阻抗法,对ZS1—ZS6的阻锈性能进行测试,筛选出最优阻锈剂;按国家标准方法测试阻锈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又参照ASTM G31-72(2004)方法,在不同NaCl浓度下测试了钢筋的失重率和缓蚀率。结果表明:ZS1—ZS6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30 ℃、对苯二异氰酸酯与二乙烯三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1.3、反应时间为24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ZS1—ZS6的收率达95.7%~97.2%;ZS1—ZS6均具有良好的阻锈性能,ZS5为最优;掺ZS5的基准混凝土试件,Cl-扩散系数和碳化深度大幅降低,掺ZS5前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坍落度变化不大,与混凝土的相容性较好,对施工有利;碳钢在含ZS5的3.5%(质量分数,下同) NaCl腐蚀介质中浸泡90 d,容抗曲线半径仍有增长趋势,钢筋失重率低,缓蚀率高,阻锈持久性好。ZS5能有效阻止混凝土钢筋的锈蚀,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广泛应用于腐蚀环境中的建筑物。

    • 李文博,冯富强,郭 飞,张彦华,安军海

      2025,42(2):152-163,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07

      Abstract:

      为进一步探究上盖塔楼地铁车站的结构动力响应及损伤状况,推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体系的发展,开展了TOD模式下上盖塔楼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以北京某城市综合体工程为研究背景,综合考虑场地类别、输入地震动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不同场地类别下的土-结构相互作用非线性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TOD模式下上盖塔楼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指标范围,并确定了其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而得到不同损伤状态下的超越概率。结果表明:上盖塔楼地铁车站结构在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5种损伤状态下对应的抗震性能指标范围分别为[0,0.136%]、(0.136%,0.324%]、(0.324%,0.664%]、(0.664%,1.122%]和(1.122%,+∞);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对Ⅱ类场地中结构地震动影响更大,远场长周期型地震动对Ⅲ类场地中结构的影响更大;与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和普通型地震动相比,远场长周期型地震动对场地类别更加敏感;地震动特性和场地类别对TOD模式下上盖塔楼地铁车站结构的动力响应有显著影响,相较于Ⅱ类场地,Ⅲ类场地中地震动特性对结构的影响更为显著且结构更容易遭受地震破坏。建立的结构易损性曲线和地震损伤状态概率表可有效评估TOD模式下上盖塔楼地铁车站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污染防治专栏
    • 班瑞凤,宋继红

      2025,42(2):164-171,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08

      Abstract:

      为了满足环境监测系统监测危险源气体的长时需求,设计了无线气体传感器及低功耗运行策略。该传感器集成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检测模块,以STM32L071CBT6为核心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通过LoRa无线通信模块将监测数据上传至环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功耗运行策略及能源管理策略,并对该无线气体传感器开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实时、准确监测甲烷、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误差均在敏感元件允许误差范围内;按电池总容量6 000 mA·h计算,引入低功耗运行策略和Autosleep电源管理机制后,用于环境气体监测的续航时间可达142.9 d,相比持续运行模式增加了378%。设计的无线气体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性能指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可为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及无线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 张 岩,展 滔,王奕沣,金梦哲,任泽瑄

      2025,42(2):172-181,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09

      Abstract:

      为提升复杂电磁环境下货运高铁车厢内部电磁敏感设备的安全性,以高空核爆电磁脉冲(high-altitude electromagnetic pulse, HEMP)为激励源,使用场路耦合的方法对货运高铁车厢内含有直流-直流(direct current to direct current,DC/DC)转换器的电源机箱内部PCB的电场强度及感应电流进行分析。首先,在电磁仿真软件中建立货运高铁电场环境仿真模型;其次,将机箱放置于车厢内部不同位置,使用HEMP从上部和侧面2个方向对车厢进行辐照,采用有限积分法(FIT)预测HEMP辐照下车厢内部的电场分布并计算机箱内部感应电场强度;然后,使用法兰同轴装置法分析在30~300 MHz内机箱铝合金材质的屏蔽效能;最后,利用场路耦合的方法得到机箱内部PCB电路板的电场强度以及感应电流。结果表明:电场峰值为50 kV/m 的HEMP,在距离核爆点水平距离30 km处侧面辐照车厢时,车厢中间靠近车窗位置的电场强度较大;3A21铝含量机箱可有效抑制电场干扰;机箱内部PCB电路板上感应电流峰值为1.9 mA,符合GB 17625.1—2022标准要求;机箱内部PCB电路板上电场强度峰值为270 V/m时,PCB电路工作正常,没有偏离规定的指标值,符合 GJB 151B—2013标准中RS103电场辐射敏感度要求。研究结果可为HEMP辐照条件下高铁货物运输电的磁防护提供依据。

    • 研究与开发
    • 焦亮杰,刘庆刚,赵泽楠,段志祥

      2025,42(2):182-188,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10

      Abstract:

      为防止含缺陷在役储罐发生安全事故、提高其安全性,对含裂纹缺陷储罐不同尺寸和不同位置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研究。以承受内压作用的含表面半椭圆裂纹储罐为研究对象,利用相互作用积分法研究了不同裂纹长度(c)、裂纹深度(a)与储罐厚度(t)比值a/t、裂纹所处位置因素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最大值KⅠ,max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处于筒体位置时, KⅠ,max随着裂纹长度和裂纹深度与储罐厚度比值的增大而增长,且增长速率不固定;裂纹处于椭圆形封头时,KⅠ,max随裂纹面几何中心与椭圆封头中心连线与椭圆封头长轴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JP+1]随裂纹长度的增加而增大;裂纹处于开孔附近高应力区时,KⅠ,max随裂纹长度的变化规律与筒体处一致;当裂纹长度大于裂纹深度时,KⅠ,max出现在裂纹前缘中间部位,反之出现在裂纹前缘两端。研究结果对于在役含缺陷储罐及其他压力容器安全评价以及检验规则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王彤彤,熊漫漫,陈晓勇,高青蛋,马雪姣,冯 飞

      2025,42(2):189-196,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11

      Abstract:

      为了实现对弹击防护装置钝击场非接触可视化传感,建立了自响应仿生靶标。以力致发光材料硫化锌铜(ZnS∶Cu)作为力敏感材料与硅橡胶复合制得自响应仿生皮肤,再与以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以下简称科腾聚合物)制备的仿生脂肪(以下简称科腾基仿生脂肪)共同构成自响应仿生靶标,对自响应仿生皮肤、科腾基仿生脂肪进行准静态力学试验,并与生物皮肤、生物脂肪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最后进行自响应仿生靶标冲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0.10 s-1应变率下,设计合成的自响应仿生皮肤(ZnS∶Cu-5、ZnS∶Cu-10)的弹性模量与人体前臂皮肤弹性模量在低应变范围内分别相差5.33%、1.33%,科腾基仿生脂肪的弹性模量与生物脂肪(绵羊臀部脂肪)的弹性模量相近,偏差为5.53%,说明了“力致发光材料-硅橡胶-科腾聚合物”作为自响应仿生靶标的合理性;该靶标在冲击载荷下表现出明显的力光响应,力光强度与冲击波峰值线性相关;冲击气压为0.3 MPa时,自响应仿生靶标能够较准确测得钝击场冲击波初到峰压,相对误差为13.7%。自响应仿生靶标在实时可视化软组织受冲击波场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可为弹道终点测试方法提供新思路。

    • 王 丹,瞿 波

      2025,42(2):197-204, DOI: 10.7535/hbgykj.2025yx02012

      Abstract: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岩溶地质区域输电杆塔基础动力响应特征和稳定性,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频谱特性地震波、地震波峰值加速度、溶洞规模以及距杆塔基础不同垂直距离情况下输电杆塔基础加速度响应、沉降、应力及损伤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输电杆塔基础顶部加速度响应有明显的放大效应;随着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输电杆塔基础沉降量不断增加;随着溶洞直径的增大,输电杆塔基础沉降的变化趋势符合指数函数分布;溶洞对输电杆塔基础沉降的影响随距离的增大而不断减小,且沉降波动幅度与溶洞距输电杆塔基础垂直距离相关;输电杆塔基础角部相交位置存在应力集中且为震害易损区域,溶洞距杆塔基础垂直距离大于3 m时倾斜度小于5‰,满足沉降限值要求,而当溶洞距杆塔基础垂直距离小于3 m易发生失稳,实际工程设计中应重点关注和防范。研究结果可为地震作用下杆塔基础的稳定性评估以及抗震设计、施工及维护提供参考。

    全选
    显示模式:: |
    • 刘 朋, 单根立

      DOI:

      Abstract:

      为了提高小型随车起重机出厂起重性能测试的方便性和高效性。依照随车起重机自身的车载吊臂工作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液压试验平台检测设备。根据随车起重机在工作中需要完成的动作和性能参数要求,设计了一套电-液控制系统,描述了液压试验平台结合多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与PLC进行RS485通信,并对液压系统中电磁阀电信号进行调控,以此检测随车起重机起重性能状况。结果表明:该液压试验台经对2 t和3.5 t小型随车起重机进行起重性能测试的结果符合厂家所设计的起重机性能参数范围。该套液压检测设备采用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系统运行平稳,既保证了性能检测的准确度,又可以有效缩短检测周期,提高了出厂性能检测的效率。

    • 王 祎, 侯东昱, 赵 波

      DOI:

      Abstract:

      为了夯实近代童装文物复原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河北永清服装博物馆内一件大红色提花绸儿童夹袄为研究对象,对文物的纤维色彩、形制结构和面料组织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显微观察、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薄层色谱等方法对文物的纤维与染料进行检测鉴别,同时用平面接触式测量法获取文物数据,密度镜测量法分析面料组织,并对文物结构图和组织图进行复原。结果表式测量法获取文物数据,密度镜测量法分析面料组织,并对文物结构图和组织图进行复原。结果表明:该夹袄整体采用丝纤维制成,多为富贵儿童穿着;红色衣身为偶氮类染料染色,缘饰为靛系染料染色,说明近代已使用合成染料,且色泽艳丽;服装结构为盘扣缘饰(满族特色)和交领绑带(汉族特色)并用,为满汉融合背景下的特殊形制。研究结果可使近代童装的理论研究更加完善,为近代童装的复原研究提供方法和科学依据。

    全选
    显示模式:: |
      污染防治专栏
    • 杨丽丽, 冯 媛, 周静博, 贺林燕

      2015,32(1):85-89, DOI: 10.7535/hbgykj.2015yx01015 

      Abstract:

      以研究石家庄市灰霾天气的变化规律及成因为目的,为石家庄市灰霾天气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根据石家庄市2011年气象局的观测资料以及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梯度站污染物浓度的监测资料,对灰霾天气与气象条件以及污染物浓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灰霾天气日数的年代际变化非常明显,20世纪60年代初是灰霾日数最少期,80年代和90年代是灰霾日数急剧上升期,2000年以后灰霾日数有所下降。灰霾天气季节变化很明显,呈现出秋、冬季多(分别占全年的20.5%和53.5%),春、夏季少(分别占全年的15.2%和10.8%)的分布特征。静风、小风,低湿度以及连续的不降雨是造成灰霾天气的重要因素。石家庄市SO2,NO<i>x,PM2.5和PM10浓度的变化与灰霾日的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78.4%,70.9%,77.3%和73.8%),灰霾日污染物浓度均明显高于非灰霾日,一年四季中以冬季灰霾日污染物浓度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

    • 黄丽敏, 郝崇清, 李斌

      2013,30(3):147-151,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利用状态空间建模方法实现脑电时间序列的去伪迹与节律提取。通过建立脑电时间序列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并将其表示成状态空间并联隔间形式,利用Kalman滤波器对状态进行递推估计实现脑电信号节律提取及去伪迹。给出了单导和多导闭眼静息脑电的两个应用实例,并将多导脑电估计结果和独立成分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估计出眼动伪迹、工频干扰、alpha节律等成分,且此三种成分与状态转移矩阵的特征值存在对应关系;同时多导脑电估计克服了独立成分的限制,能够得到更多的成分变量。

    • 研究与开发
    • 殷 馨, 张建荣, 许国栋, 王海文

      2015,32(1):1-7, DOI: 10.7535/hbgykj.2015yx01001 

      Abstract:

      锑掺杂二氧化锡(antimony-doped tin oxide,ATO)是优良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高温稳定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TO纳米粉体,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能表征。以金属锡粉和三氧化二锑为金属原料,制备得到柠檬酸锡、锑的配合物溶液,向其中加入乙腈,产生溶胶-凝胶过程。对洗涤后的凝胶进行不同温度热处理,得到锑掺杂氧化锡纳米粉体。随着锑掺杂量的增加,纳米粉体的晶粒减小,比表面积增加,晶胞参数也发生相应变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颗粒长大,比表面积减小,高锑掺杂量的氧化锡纳米粉体显示出结晶性下降的趋势。

    • 杜嘉英, 尚会建, 许保云, 郑学明

      2005,22(1):52-54, DOI: 10.7535/hbgykj.2005yx01016

      Abstract:

      聚乙烯醇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尤其在医疗中的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主要介绍了聚乙烯醇水凝胶在眼科、伤口敷料和人工关节方面的应用发展,以及聚乙烯醇薄膜在药用膜、人工肾膜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与国外应用发展对比,指出今后发展方向和趋势。

    • 综述与述评
    • 杨立彦, 尚会建, 王 亮, 郑学明

      2010,27(3):210-212, DOI: 10.7535/hbgykj.2010yx03017

      Abstract:

      介绍了乙腈作为一种重要的溶剂和原料在制药、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针对乙腈的性质,对其中的一些直接和间接合成乙腈的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乙腈的应用前景及合成方法提出了展望。

    • 常虹飞, 杨 震

      2008,25(4):262-269, DOI: 10.7535/hbgykj.2008yx04022

      Abstract:

      综述了近10年来黄连温胆汤的临床研究进展,如治疗精神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五官科疾病等,为黄连温胆汤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 张苏英, 齐雪莲, 郭慧聪, 何源

      2013,30(3):143-146,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针对复杂的供暖系统中存在的大时滞、大惯性和不确定性,引入预测模糊控制算法对该系统进行调节。预测模糊控制算法是将预测控制和模糊控制两种控制算法优点充分结合的一种控制算法。通过Matlab仿真实验表明,在调节供暖系统中使用预测模糊控制比单纯使用预测控制能够产生更好的调节效果。

    • 本刊编辑部

      2013,30(3):130-130,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姚卫,1979年出生,副教授,博士,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数学教研室主任,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河北省委组织部专家库成员,河北科技大学第二批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尚青, 郑和堂, 闫丽, 史永利

      2005,22(1):38-43, DOI: 10.7535/hbgykj.2005yx01013

      Abstract:

      聚合物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小粒子特征,可以穿越生物膜屏障, 到达传统药物无法到达的人体特定部位,建立起新的给药途径;聚合物载体的多变性又可赋予药物许多新的特点,因而引起广泛关注。按预聚物分散和单体聚合2种方法,介绍了载药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及粒子的表面修饰;描述了粒子的粒度、形貌、相对分子质量、Zeta电位及热性能的表征方法;介绍了其应用现状;对聚合物纳米粒子载药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 综述与述评
    • 边 蔚, 王路光, 李洪波

      2009,26(3):195-199, DOI: 10.7535/hbgykj.2009yx03018

      Abstract:

      就高盐度有机废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并简述了生物法与其他方法组合工艺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指出嗜盐菌和耐盐酵母菌在处理高含盐废水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 应用技术
    • 窦 红, 张晓鑫, 高春平

      2009,26(2):90-94, DOI: 10.7535/hbgykj.2009yx02006

      Abstract:

      探讨用薄层色谱法检测食品中苏丹红色素的可行性,并对高效硅胶G板及聚酰胺薄层板分离苏丹红色素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高效硅胶G板较聚酰胺薄层板分离苏丹红色素更具有优势,其检测灵敏度高:0.3mg/ kg;分析速度快:用聚酰胺薄层板分析一般需要40min,而高效硅胶G板只需5~10min;分离清晰:4种苏丹红色素与辣椒色素等干扰色素能够完全分离。该方法适用于基层机构在现场快速检测食品中非法添加的苏丹红色素。

    • 雷立改, 马晓珍, 魏福祥, 王占辉

      2011,28(1):72-76, DOI: 10.7535/hbgykj.2011yx01019

      Abstract:

      介绍了总氮的测定方法、总磷的测定方法和二者的联合测定方法,综述了各种方法的弊端与优点及测定方法的发展趋势。

    • 综述与述评
    • 扈士海

      2009,26(1):58-60,64, DOI: 10.7535/hbgykj.2009yx01016

      Abstract:

      介绍了季戊四醇合成工艺的现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国内外季戊四醇的生产现状和市场情况,指出中国目前季戊四醇生产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

    • 张涛, 陈亚洲

      2013,30(3):152-155,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以典型的Agrawal传输线模型为基础,推导了平面波激励下双导体传输线终端负载响应的BLT表达式,运用Matlab仿真工具,通过傅里叶变换和逆傅里叶变换得到终端负载的瞬态响应波形,并仿真分析了模型参数变化对传输线终端负载响应电压和电流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以用来分析由传输线引起的电磁干扰问题。

    • 宇雪垠, 曹拓荒, 陈本盛

      2009,26(5):428-430,433, DOI: 10.7535/hbgykj.2009yx05017

      Abstract:

      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分析人脸图像,并从人脸图像中提取有效的识别信息,来辨认身份的一门技术。阐述了基于特征脸的人脸识别基本算法,给出了特征脸的解释,并用OpenCV编程实现对ORL人脸库进行识别仿真实验。该方法主要通过创建给定图像库中的特征脸和人脸图像的空间距离来进行人脸检测,顺利实现和验证了特征脸算法。

    • 程中浩

      2005,22(5):281-284,288, DOI: 10.7535/hbgykj.2005yx05011

      Abstract:

      针对远动通信规约的发展现状、DNP3.0规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介绍了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实现DNP3.0规约的配网自动化主站方程序设计基本思路和实现方法。

    • 研究与开发
    • 徐炳文

      2011,28(5):302-305, DOI: 10.7535/hbgykj.2011yx05006

      Abstract:

      软件产品的质量出自于软件设计过程,持续优化的软件过程管理方法能使软件过程产生的软件缺陷处于受控状态。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思想,提出并建立基于六西格玛的软件过程缺陷管理方法模型,将有关的方法工具引入到相应的模型中,为软件过程缺陷管理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软件过程缺陷管理方法模型从质量度量的角度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设计与优化,对软件设计过程中产生软件缺陷的因素进行跟踪与消除,使开发的软件产品具有更高的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顾客满意度。

    • 马志远, 许志芳, 康丽, 张晨晓, 廉静, 郭建博

      2013,30(3):133-137,151,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考察了海藻酸钙固定化1,5-二氯蒽醌对偶氮染料酸性红B厌氧生物脱色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各因子间交互作用的条件下,固定化1,5-二氯蒽醌强化酸性红B厌氧生物脱色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5℃,pH值7.0~8.0,LB培养基。NaCl浓度对脱色过程有一定的影响;当初始染料质量浓度≤500mg/L,染料浓度不会成为1,5-二氯蒽醌强化酸性红B厌氧生物脱色的限制性因素。脱色过程中,随着脱色率的增加,体系氧化还原电位(ORP)不断下降。该研究可为介体强化偶氮染料生物脱色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刘艺

      2013,30(3):183-187,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人群在休闲旅行和商务出行两种出行目的下选取交通工具的差异,并预测了当前水平下,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输分担率。模型的结果对政府部门合理制定交通运输政策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也为航空公司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价格和服务策略,以更好地应对高铁带来的挑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吕栓起, 顾秀波, 张明路, 王鹏

      2013,30(3):138-142,178, DOI: 10.7535/hbgykj.2013yx03[sequence

      Abstract:

      采用两步法合成并表征了酸性离子液体[Emim]HSO4,并用于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考察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酯收率的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如下:n(乙醇)∶n(丁二酸)=3∶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h、催化剂用量为总质量的5%。在此最佳反应条件下酯收率可达75.02%。考察了酸性离子液体重复使用性能,离子液体重复使用7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主编:李发堂

    创刊:198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1534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226/TM

    国内邮发代号:18-32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